当前位置: 首页 消防设备

防雷设备(什么是避雷装置,它有几部分组成?(越详细越好))

时间:2024-09-29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3 栏目名: 消防设备 文档下载

避雷针是为了引起雷电而设置在建筑物周围最高点或突出部位的导电装置。当避雷针受到雷击时,避雷线将把雷电导入地下接地装置,将建筑物和周围的电气设备免于受到雷电侵害。上述几种组成部件将有效保护建筑物及其设备免遭雷电侵袭。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它能防护直击雷的空间来表示。防雷保护区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防雷装置由什么组成

  防雷装置是指为了防止雷击而设置的一组电气设备和材料组成的系统,它是电设备及建筑物的重要安全设备。防雷装置的组成主要包括接地装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等。
  第一,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指铜杆、基础接地、接地网等电气设备,用来保护建筑物及其设备免遭雷电侵袭。接地装置的作用是将设备或结构物与地面接通,以便将雷电带电荷散开,减弱电势,并将荷电体的电荷转入地下。这样就可以避免设备被毁坏以及人员被电击。
  第二,避雷针。避雷针是为了引起雷电而设置在建筑物周围最高点或突出部位的导电装置。通过避雷针向地面引导爆发的大电流,使建筑物内部的电器和人身安全得到了有效保护。避雷针的引起雷击能力极强,但它并不能消除雷电,它所起的作用只是将它引到安全范围内。
  第三,避雷线和避雷带。避雷线一般安装在建筑最高处,将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相连接。当避雷针受到雷击时,避雷线将把雷电导入地下接地装置,将建筑物和周围的电气设备免于受到雷电侵害。避雷带是将避雷针和避雷线互相连接的带状导体,一般安装在墙体上,将防雷系统串联起来,从而确保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防雷装置是建筑物及电气设备的重要安全设备,建筑物及相关设备的安全经常受到雷电的威胁。上述几种组成部件将有效保护建筑物及其设备免遭雷电侵袭。因此,防雷装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物的业主和管理者应当重视防雷装置的安装和维护工作,以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防雷器分为几个等级,各自有何作用呢?

电源防雷器分为B、C、D三级。依据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分区防雷、多级保护的理论,B级防雷属于第一级防雷器,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主配电柜上;C级属第二级防雷器,应用于建筑物的分路配电柜中;D级属第三级防雷器,应用于重要设备的前端,对设备进行精细保护。电源防雷器没有A级防雷。

只有一级防雷建筑:特别重要的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等。

扩展资料

一、防雷原理

防雷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

二、分类

防雷设备从类型上看大体可以分为:电源防雷器、电源保护插座、天馈线保护器、信号防雷器、防雷测试工具、测量和控制系统防雷器、地极保护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雷

什么是避雷装置,它有几部分组成?(越详细越好)

避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SPD)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
一般将建筑物的避雷装置分为两大类——外部避雷装置和内部避雷装置。外部避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即传统的避雷装置。内部避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建筑物内部的雷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如采用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装设电涌保护器(SPD)等措施,避止雷击电磁脉冲可能造成的危害。
(1)避雷针
避雷针一般用镀锌圆钢或镀锌焊接钢管制成。它通常安装在构架、支柱或建筑物上,其下端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焊接。由于避雷针高于被保护物,又和大地直接相连,当雷云先导接近时,它与雷云之间的电场强度最大,所以可将雷云放电的通路吸引到避雷针本身并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安全地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体免受直接雷击。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它能防护直击雷的空间来表示。避雷针保护范围按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
(2)避雷线
避雷线架设在架空线路的上边,用以保护架空线路或其他物体(包括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由于避雷线既架空又接地,所以又叫做架空地线。避雷线的原理和功能与避雷针基本相同,其保护范围按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计算。
(3)避雷带和避雷网
避雷带和避雷网普遍用来保护较高的建筑物免受雷击。避雷带一般沿屋顶周围装设,高出屋面100mm~150mm,支持卡间距离1m~1.5m。避雷网除沿屋顶周围装设外,需要时屋顶上面还用圆钢或扁钢纵横连接成网。避雷带和避雷网必须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可靠地连接。

什么是避雷防雷设备?

一、引言   电源防雷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损坏,从室外防雷与线路防雷相结合的综合防雷方案,介绍了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保护区、防雷等电位连接等概念。分析了电源防雷工作原理。采用电源防雷能在最短时间内释放电路上因雷击感应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短路泄放到大地,降低设备各接口间的电位差,从而保护电路上的设备。 二、综合防雷   考虑室外防雷与线路防雷相结合的综合防雷方案。 1.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   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图1),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雷电的破坏力极大,防雷仅有外部防雷是不够的,雷电波会侵入各电气通道(如电源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由其产生的高电压和浪涌电压对电讯设备、网络、信息、系统有极大的危害,轻则毁坏线路,重则损坏设备,系统瘫痪,造成难以估算的损失,所以必须有内部防雷。 外部防雷系统 从0级保护区到最内层保护区,必须实行分级保护,对于电源系统,分为Ⅰ、Ⅱ、Ⅲ、Ⅲ、Ⅳ级(图3),从而将过电压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对于信号系统,则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而精细保护则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进行选择。从理论上讲,雷电流约有50%是直接流入大地,还有50%将平均流入电气通道(如电源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等)。 防雷保护区 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他内部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为了实现内部避雷,需要在进出建筑物的保护区的电缆、金属管道等都要安装避雷器及过压保护器,并实行等电位连接。 2.保护区   一个欲保护的区域,从电磁兼容的观点考虑,由外到内可分为几级保护区(图2),最外层是0级,是直接雷击区域,危险性最高,越往里,则危险程度越低,过压主要是沿线窜入的,保护区的界面通过外部防雷系统,钢筋混凝土及金属罩等构成的屏蔽层而形成,电气通道以及金属管道等则经过这些界面。 防雷分级保护 防雷等电位连接 3.防雷等电位连接 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处,同样要依次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各个局部等电位连接棒互相连接,并最后与主等电位连接棒相连(图4)。 三、防雷保护器 防雷器的作用,就是在最短时间(纳秒级)释放电路上因雷击感应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短路泄放到大地,降低设备各接口间的电位差,从而保护电路上的设备。 根据强度的不同,又可分为避雷器和过压保护器。 避雷器的测试电流是:10~350μs的波形,50As,100kA,2.5MJ/Ω。 过压保护器的测试电流是:8~200μs的波形,0.14As,5kA,0.36MJ/Ω。(见图5) 电源系统保护器,根据应用场合分为: (1)避雷器。 (2)固定地方安装的过压保护器。 (3)插座型保护器。 (4)信息系统保护器,主要是过压限制器。 1.电源防雷及过压保护器 (1)高能避雷器用在雷击区域的LPZ0与LPZ1] 图5防雷保护器测试波形 图6电源一级防雷保护 图7电源二级防雷保护